一家來自東南沿海之濱——廈門的國有企業象嶼集團,一匹闖入東北廣袤黑土地的“黑馬”,象嶼集團從2013年進入東北,在糧食領域快速布局擴張,短短兩年時間里,合作種植超500萬畝,倉容超過1100萬噸,輻射周邊糧源2500萬噸,日烘干能力達12萬噸;陸運能力超800萬噸,鐵路運力500萬噸,年糧食貿易量達450萬噸,一躍成為集種植、種子、化肥、收購、倉儲、物流、貿易、深加工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經營的龍頭企業,創造了行業奇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
象嶼集團是一家怎樣的企業?什么是象嶼模式?為什么會受到各級政府如此重視和認同?
今天借著象嶼集團來哈爾濱參展2015綠博會之機,讓我們去一探究竟。
在東南之濱 勇于開拓 書寫一個個奇跡
象嶼集團1995年誕生于改革開放前沿廈門經濟特區,從誕生的那天起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銳意改革、頑強拼搏,不斷前行。勇于開拓、高度市場化是它的重要標簽。
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作為開發建設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現代物流園區、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廈門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岸貿易核心區的開發商、運營商、服務商,象嶼集團堅持市場競爭導向,發揮國企優勢,創新建設了一系列公共服務平臺,在政府目標與市場規律中找到了最佳契合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搭平臺、促共贏”象嶼發展模式,即抓住政府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的需求,充分挖掘政策、區位和體制優勢,整合各類社會資源,調動各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動力,以市場化的思路搭建流通服務平臺,不斷推動機會導向轉變為戰略布局,將政策轉化為服務產品,實現了分享成果、壯大象嶼、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
2009年,象嶼集團整合旗下所有涉及供應鏈物流概念的公司成立了供應鏈管理及流通服務為主業的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057)。
象嶼股份以“創造流通價值,服務企業成長”為經營宗旨,立足供應鏈、服務產業鏈,可為客戶提供從原輔材料與半成品的采購供應直至產成品的分撥配送之間的全價值鏈流通服務,對全過程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進行系統、完善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協助制造和流通企業全方位打造供應鏈核心競爭力。公司已形成覆蓋全國的市場網絡,成為國內外一批大型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是中國AAAAA級物流企業,中國物流杰出企業,在上市公司500強中排名第125位。
在黑土沃野 全新視角 打造現代新農業
近兩年,獨具戰略眼光的象嶼集團發現:關注糧食安全,推動糧食產業升級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而東北地區在這一戰略全局中舉足輕重,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糧倉。象嶼集團果斷選擇以糧食流通作為象嶼股份推動模式創新、產業轉型的突破口,以“立足供應鏈,服務產業鏈”理念在農業領域繼續探索實踐“搭建平臺、分享價值、整合創新、合作共贏”的象嶼模式。
2013年9月,象嶼股份與東北龍頭糧食企業合資成立了黑龍江象嶼農業物產有限公司,象嶼股份控股80%。公司集中發揮象嶼股份的國企背景、資金實力、管理能力等優勢,以及當地企業的地緣優勢、糧食產業運營優勢,強強聯合,圍繞糧食供應鏈業務展開廣泛的合作。
象嶼農產公司業務范圍涉及種植、種子、化肥、糧食收購與倉儲、物流、深加工、貿易等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服務,致力于發展成為立足糧食上游核心產區、下游主要銷區,擁有綜合化種植服務能力、網絡化倉儲物流服務能力、多元化采購和分銷能力的“糧食供應鏈綜合服務提供商”。
“象嶼模式”如何“鏈”成
大聯合聚合力量,大倉儲聚合物產,大物流聚合效率,大貿易聚合財富,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象嶼農產在東北平原上鍛造出中國現代化農業的全產業鏈條,實現了規?;?、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與此同時公司業績也實現大幅增長:2015年上半年,象嶼農產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23%,凈利潤同比增長67.64%。
綜合化種植服務平臺
在糧食產業鏈的源頭——農業種植環節,公司整合上游糧食資源,搭建綜合化種植服務平臺。在黑、吉、蒙三省二十個縣,象嶼農產聯合323個農業合作社,幾十萬農戶, 合作種植,集約發展。象嶼農產為農戶提供產業化配套服務,包括土地流轉、集約種植;訂單農業、下游采集;種子、肥料、農藥、資金、農機和技術服務支持等系列服務,高效利用土地和科技資源,最大限度的保證增產增收,降低生產成本。2014年與象嶼農產服務的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糧食平均單產較往年增加15%左右。象嶼農產與農戶、合作伙伴共筑事業發展平臺,彼此信賴,緊密相聯,共贏市場。目前象嶼農產合作種植超過500萬畝。為更好地服務合作種植,為合作種植的農機配套提供保障,并支持科學機械化種植的全面開展,今年,象嶼農產與中農機科學研究院、哈爾濱洪瀚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合資設立中機象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后續將推動新型農機租賃業務的試點。
網絡化物流服務平臺
象嶼農產作為國家糧食戰略儲備的重要合作企業,建立高覆蓋率的糧食收購、倉儲網絡,服務國家戰略、解決農民需求是象嶼農產人責無旁貸的義務和責任。
象嶼農產構建的網絡化物流服務平臺橫跨三江和松嫩平原,囊括核心網點資產收購、輻射網點業務合作。以依安、富錦、嫩江、訥河、五大連池、北安、綏化七大綜合倉儲物流中心為核心節點,幅射周邊40多個收購網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糧食收儲網絡,服務農民售糧、國家糧食收儲。目前象嶼農產合作倉容已超過1100萬噸,擁有亞洲最大的單體糧庫,輻射周邊糧源2500萬噸。
在產區,依安深加工車間,清潔米、玉米淀粉從各條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下線。為進一步轉變黑龍江農業經營方式,在拓展糧食深加工領域、延伸糧食加工產業鏈、提高加工轉換價值等方面狠下功夫,象嶼集團在省糧食局的大力支持下,與黑龍江金谷集團合資設立黑龍江象嶼金谷農產有限公司,計劃五年內新建1000萬噸糧食倉儲能力和300萬噸糧食深加工能力,打造中國一流的糧食全產業鏈經營龍頭企業。目前已啟動建設富錦、北安共計400萬噸糧食倉儲基地和120萬噸深加工能力建設。
多元化采購與分銷服務平臺
在銷區,象嶼農產設立了大連糧食綜合貿易平臺,形成了多元化的糧食采購與分銷服務平臺。打通“北糧南運”通道,實現了多糧食品種運作、并逐步向開放式交易平臺發展,成為糧食物流交易的集散地。
公司與大連港、北良港、營口港合作,992節鐵路專用糧食槽車直達港口;鐵路運輸范圍覆蓋東北三省,年運力500萬噸。公路年運力超過800萬噸,公鐵海多式聯運,南北貫通,物暢其流。
公司與海大飼料、通威、雙胞胎、新希望、普瑞娜、山東六合等國內前十大飼料廠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國內50余家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貿易伙伴關系。在大中城市農副產品集散地,鋪設了穩定的銷售網絡。
在象嶼整合創新精心打造的糧食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上,貫通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上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形成了一條長期、穩定、相互依存的價值鏈,大家共同分享價值鏈上的收益。
電商、信息和金融服務平臺
如今,象嶼農產還在積極發展農業信息化,加速物聯網建設,逐步開發農產電商平臺及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從農資、種植到銷售的一體化互聯網服務平臺。象嶼智慧農業將實現業務審批、執行和管理的電子化、實時化和可視化,讓傳統的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象嶼金融服務平臺的延伸服務,也將有效嫁接農業產業鏈,為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的相關合作伙伴提供融資咨詢及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
綠色鏈動未來,在象嶼農產的發展藍圖上,綜合化種植服務平臺、網絡化物流服務平臺、多元化采購與分銷服務平臺三大平臺,將形成橫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橫跨國內、國外兩級市場,產區、港區、銷區縱向聯動,糧食產業鏈上下游縱向延伸,國儲、貿易、深加工業務打通產地與銷區鏈條,實現全球化產業鏈經營。
企業名片
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象嶼,曾經在水里。1992年9月7日象嶼保稅區開工建設,由廈門象嶼集團的前身廈門象嶼保稅區建設有限公司承擔開發建設任務。
1995年11月28日象嶼保稅區政企分開——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到2010年,在這片土地上,象嶼集團填海造地近3平方公里,投資超過50億 ,出色地完成了保稅區開發建設的使命。
20年來,在堅持服務企業成長、服務社會發展的同時,象嶼集團發展成為一家多元化的大型國有投資控股企業集團。截止2014年底,公司凈資產近100億元,總資產超4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員工7000多人。旗下130多家投資企業,主要涉及供應鏈管理及流通服務、土地成片開發及公共平臺建設、房地產開發、類金融服務及股權投資、電子商務、智慧產業等核心業務板塊。業務分布在廈門、福州、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青島、大連、哈爾濱、重慶、長沙、齊齊哈爾等重要口岸城市及內地新興市場;在香港地區及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境外設有公司。
未來,公司將致力于打造成為主營業務突出、產業結構合理、現金流充裕、管理領先、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受人尊敬的中國品牌企業。
●2014年位列中國500強239位,中國服務業第84位。
●中國物流杰出企業、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內部審計先進單位,金融評信AAA級企業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馳名商標等
中秋將至,象嶼邀您來“博餅”啦!
中秋將至,此次象嶼集團也帶來了廈門獨特的中秋“博餅”文化。
在會展中心C廳,象嶼集團展位已準備就緒,直徑1米的大紅瓷碗奪人眼球,上千份來自大嶝小鎮臺灣原產地的臺灣高梁酒、鳳梨酥、牛軋糖、竹碳花生等等精美禮品正等您來“博”。
廈門中秋博餅擁有300多年歷史的習俗,由收復臺灣的著名將領鄭成功發明。
當時,鄭成功決心收復被荷蘭侵略軍占領的臺灣,便將軍隊駐扎在廈門。中秋佳節,為沖淡士兵們的思鄉之愁,鄭成功便發明了“博餅”游戲:每盒六十三塊的大小月餅,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參與者將6顆骰子擲在大瓷碗內,以此為序,博弈玩耍。
人們相信,博中狀元的人會有一年的好運氣,由于“博餅”里傾注了人們情感的寄托.因此廈門人對“博餅”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綠博會期間,這樣精彩的“博餅”游戲就在象嶼集團展位??靵碓囋嚹氖謿獍?!
新聞來源:
【黑龍江日報2015年9月16日05版】http://ipaper.hljnews.cn/paper/2015-0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