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MV:UNIEVER V.1807輪運載著廈門象嶼股份首批卷鋼靠泊廈門港遠海碼頭進行卸船作業,并進入保稅堆存,后續在遠海碼頭裝箱出口到世界各地。此舉標志著象嶼股份與遠海集裝箱碼頭合作設立的福建省首個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廈門港在探索推動自由貿易港區進程中,積極打造國際中轉港取得實質性進展。

自廈門自貿區成立以來,自貿委就致力于發展航運物流、口岸進出口、保稅物流、加工增值、大宗商品交易等現代臨港產業,并對標新加坡等先進港口,先后出臺《廈門口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做大做強港口國際集裝箱中轉業務工作方案》和《廈門片區拓展國際集拼工作方案》等多個工作方案,鼓勵和引導企業在充分利用自貿區先行先試的特點和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基礎上,降本增效,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和服務水平,積極開拓發展創新業務。

象嶼股份為貫徹國家“一帶一路”積極外拓的指導方針,促進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深度融合,深化國際區域合作,充分發揮海滄保稅港區的區位優勢、自貿區政策優勢以及象嶼在不銹鋼產業鏈整合及物流整合上的優勢,與遠海碼頭進行合作,在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規劃設立福建省首個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分撥中心兼具臨時倉儲、保稅、國際轉口、散集轉換分撥功能,成為連接象嶼股份在印尼不銹鋼產業項目和全球貿易之間的紐帶,有效提升整體物流運營效率。為使分撥中心順利運營,廈門海關積極替企業與總署協調出具未加工證明,使分撥中轉的相關貨物既能享受自貿區的貿易便利,又能享受相關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優惠。

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經營廈門海滄港區13#-17#五個泊位,有散船及集裝箱碼頭雙重功能,具有作為國際中轉中心的優勢。象嶼股份與遠海碼頭的通力合作,將充分發揮遠海碼頭的集裝箱航線優勢,將卷鋼分撥至全球各地,預計散裝進口年貨量將達30-40萬噸,將為廈門港增加1萬標箱的年吞吐量。這是象嶼股份立足供應鏈、服務產業鏈,打造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一體化流通服務平臺的一次有益嘗試,未來還將依托國際通道,疊加自貿區政策,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實現產業集聚,將廈門港建成東南亞重要的國際物流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