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月4日電(顏秉光 李碩 岳羽彰)當前,秋糧收購工作在全國各地火熱進行中。新華網日前深入全國產糧大縣—富錦,對話富錦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郭曉旭,聽她講述在這個收購旺季,企業是如何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如何采取便民利民措施助力農民售糧的。
新華網:您所在的企業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公司,它在秋糧收購中承擔什么角色?
郭曉旭:富錦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是黑龍江東部一家大型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目前倉儲存儲量可達500萬噸,年發運量可達300萬噸。
作為糧食收購庫點,我們的烘干、收購以及發運能力都非常成熟。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資50億元用于庫點建設,建成標準化糧倉107棟。
新華網:作為收購庫點,你們如何落實國家收儲政策,為農民提供了哪些便民利民措施?
郭曉旭:“敞開收購,公正公平”是富錦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一直堅持的理念。在糧食收購過程中,從糧情調查,到送糧銷糧,再到響應國家號召推廣“惠三農APP”的手機客戶端,我們都做到了有效結合。
農戶到我們庫點送糧,進門時排隊登記開卡、糧食抽樣、質檢、稱重結算,從入廠門到出廠門,我們都做了嚴格的時間管控,同時徹底杜絕了糧食收購“打白條”現象。
我們要把糧食的數量、質量把控好,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同時面對農民,我們要把惠農收購政策執行到位,不壓等、不壓價。一方面我們要保證國家的利益不受損失,另一方面我們要真正贏得民心,把國家方針政策落實到位,這是我們國有企業必須具備的責任擔當。
我們新華網:您能詳細介紹一下農民從送糧到收款的全流程嗎?
郭曉旭:我們依托一張卡就能滿足農民賣糧的全過程。農民和他的運糧車在門口登錄的時候,首先進行影像拍照,然后拿本人的身份證、銀行卡以及相關證明在門口辦卡。
然后我們進行糧食抽樣,把抽樣樣品送進質檢區化驗,整個檢驗過程通過監控視頻對農民完全公開。
接下來進行糧食稱重,農民帶上檢質檢斤結果到我們指定的卸裝區,廠區向導送他到指定的卸糧區卸糧。卸糧的時候還要復檢,如果核實都沒問題了,農民卸完糧以后到“稱皮區”,我們進行空車回皮,就是計算出糧食的凈重。回完皮以后,他拿著檢質檢斤單到結算區進行結算,錢也打到卡上了。
新華網:目前糧食收購的進度如何?
郭曉旭:玉米方面,我們的業務輻射周邊150公里,截至目前已經收糧70萬噸。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大豆收購業務以及紅小豆、黑豆等小品種糧食收購。力求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
我們也推出了服務農民的平臺,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規模化、經營化、集約化和工廠化標準,進行平臺適配。推進糧食深加工產業鏈,讓農民依托深加工產業鏈增加收益。
新華網:為了確保秋糧收購順暢進行,庫點采取了哪些便民、利民的措施?
郭曉旭:目前正值收購旺季,為了鼓勵農民送好糧,我們嚴格按照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去執行,不打折扣。
在管理上,公司每天早上5點開碰頭會,總結前一天的收糧情況,各環節實現信息對稱。對于收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復盤,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在收購時間上,早6點準時開門收糧,常規收糧時間到晚9點,但如果9點后還有農民送糧,我們就延遲下班。
在服務保障上,我們在大廳提供休息區和熱水、免費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