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欧美激情在线精品video-欧美激情影院-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每日經濟新聞】專訪張水利董事長:實干家終不負投資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0/5/22 13:37:42 點擊次數:2471
 

  5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與騰訊新聞聯合出品的《專訪董事長·第二季》欄目推出張水利董事長專訪,聚焦廈門象嶼股價逆勢上揚背后蘊藏的企業商業模式及核心競爭力,展望未來戰略發展方向。

 

  報道轉載如下:

■相關公司:廈門象嶼(600057,SH)
■市值:132億元(截至5月19日) 
■核心競爭力:“渠道和資源整合能力”、“網絡化物流服務能力”、“風險管控能力”、“智慧供應鏈服務能力”
■機構眼中的公司:“‘供應鏈+物流’一體化服務提供商”,“深耕糧食產業鏈”,“財務穩健”

 

 

  “那肯定關心,不關心是不對的。”
象嶼集團董事長、廈門象嶼(600057,SH)董事長張水利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長 第二季》欄目“是否關心股價”的提問時,如此回答道。
讓張水利欣喜的是,年初至今,廈門象嶼股價漲幅接近50%,遠超大盤同期表現。股價逆勢上漲,也被敏銳目光捕捉。一季報顯示,私募大佬馮柳掌管產品進入廈門象嶼前十大股東,讓公司又收獲一波關注。
不僅是私募大佬,廈門象嶼自家人也毫不掩飾對公司股票的看好,4月下旬,公司7位高管聯手增持超過20萬股。
張水利雖然關心股價,但他頗為“淡定”,有股東提問“公司那么好,為什么不把股價炒上去?”他說股票不是靠炒的。而對于股價此前低迷的原因,他說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正解”——“象嶼人太老實了,只會干不會說”。
張水利的話并非沒有來由,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閩南企業家在國內商界一直較為低調。鮮為人知的是2019年,廈門象嶼作為核心成員助力其母公司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象嶼集團)再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眼下投資者關心的是,廈門象嶼今年一季度逆勢取得的良好業績是運氣還是實力?股價上漲近50%后,估值是否“貴了”,這是一次超跌反彈還是將走上反轉之路?
更攸關企業前途的問題是:廈門象嶼的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到底如何?未來廈門象嶼及象嶼集團的戰略將偏向何方?

 

  談經營理念:25年發展中經常主動停下來


“今年一季度我們的營收不但沒減少,還增長了21%,這就是業務轉型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和體現。特別是疫情之后外貿出口相當困難,但基于公司業務結構多維度的組合足以抵御風險,我們對業務、客戶等都有相當大的信心。”張水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廈門象嶼的主要業務即“大宗商品采購分銷服務及物流服務”卻逆勢增長,這背后是什么原因?
張水利向記者解釋道:“我們對每個大宗商品的營收規模、在公司整體營收規模中的占比,從風控管理上都有要求和約束。每個產品規模不求做到最大,船大難掉頭,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大了,一味大下去,可能成也它、敗也它。這樣控制的結果是象嶼的營收相對平滑,不會大起大落。”
“集團經營管理有兩個理念,一是風險意識,底線思維;二是勇于進取、不斷創新。”張水利補充道。
“集團的Logo叫晨帆,就是我們象嶼人的文化品德,敢于拼搏,善于借勢,懂得珍惜。好天氣不多,順風的時候就要揚帆,遇到臺風天就要進入港灣,該停就停。所以在二十五年發展過程中,我們經常主動停下來。”張水利向記者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風控,業績穩定的另一個原因與廈門象嶼的供應鏈整合有關。
張水利表示:“從2013年開始,我們一直在向供應鏈兩端延伸,延伸到上下游實體經濟,通過專業的供應鏈綜合服務解決客戶的痛點,在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促進整個產業鏈條價值的提升,這是這幾年公司盈利高速增長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不是貿易公司,是供應鏈公司,我們是為中國制造業提供全方位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說500強地位:只有大才能強,不可能先強再大
“象嶼集團的快速成長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在自我否定、自我變革的過程當中,持續向前的結果。”張水利信心十足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象嶼主業是供應鏈服務,這個行業有一個特點,就是營業收入高但利潤水平不高。因此,有部分投資人士認為這類世界500強企業“大而不實”。
對此,張水利有自己的看法,他援引了被譽為“中國稻盛和夫”的原中國建材董事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中國企業要經歷先大后強的過程,做大、做強、做優是一套遞進的、系統的發展邏輯”。


張水利稱:“因為只有大才能強,不可能先強再大,這個說法我認同。”張水利表示:“我們進入了世界500強,意味著我們整個集團的管理能力、駕馭風險的能力得到了驗證。”他還表示,我們的商業模式也決定了相對于利潤率,更追求迅速周轉和安全。
“我們從2017年起,根據公司快速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主動放緩前進的腳步,專注提質增效、加強內控管理、從做大轉向做強,2018年和2019年營收增長的幅度是低于利潤增長幅度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象嶼集團從一家地方國企成長為世界500強企業,除了行業地位提升,人才隊伍也得到鍛煉,張水利就是其中一員。
記者了解到,張水利從1995年開始進入象嶼集團,當時主要負責財務工作,并一步步從財務經理做到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2006年12月任象嶼集團副總裁主持工作,2008年11月任總裁,并于2016年7月擔任象嶼集團董事長。
張水利頗有感觸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當時為了讓年輕干部走到領導崗位,第一代創業的老領導從一線轉到幕后,才讓我們第二代年輕干部成長起來。沒有老領導退居二線,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所以我們也很珍惜。在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下,象嶼集團發展起來了。”

 

  談農產品業務:一個園區庫存能保障14億人口10天的糧食供應
近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全球農產品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投資者也在關心,廈門象嶼的農產品業務怎么樣了?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自2013年以來,廈門象嶼進入黑龍江,便秉持這一理念。2019年末,廈門象嶼管理的國儲糧庫存總量約900萬噸,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張水利認為,農產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農產品供給在任何時候都是“頭等大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廈門象嶼在東北糧食產區建設有9大糧食基地,其中最大的富錦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的農業產業鏈綜合服務園區庫存達500萬噸,能夠保障14億人口10天的糧食供應。

富錦象嶼金谷糧食倉儲及深加工產業園區

 

2019年度,廈門象嶼在農產品供應鏈方面,經營貨量超88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其中糧食供應鏈經營貨量近75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24%。
此外,廈門象嶼也在積極開展另外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業務——原油進口。今年4月,廈門象嶼的控股子公司——廈門象嶼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準備積極布局該業務。

 

  論股價低迷:沒向投資者講清楚商業模式是一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廈門象嶼在過去幾年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強勁,但股價走勢并沒有和一路向上的業績匹配。
“這個問題也是我很關心的。可喜的是今年公司股票在疫情期間逆市而上,跑贏大盤。很多對我們很有信心的投資者經常問,你們企業這么好,為什么不把股票炒上去。股票不是靠炒的,去年底我們深刻反思,如何讓投資者了解我們。”張水利如是說道。
張水利認為,沒有向投資者講清楚廈門象嶼的商業模式是股價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張水利稱:“我們要讓投資者明白,我們的盈利是有謀劃、有計劃賺來并且是可持續的,象嶼人的風控、業務模式是經受得住考驗的。今天就是想通過你們,要實事求是地把公司的經營理念傳播出去,把集團要怎么發展講出來,讓投資者對公司和經營團隊有信心,眾志成城,我相信公司未來股價肯定能夠與盈利能力、公司發展相匹配。我們今后也會更多跟投資者互動,坦誠地交流公司的經營理念、發展中的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象嶼2019年度分紅兩次,分別在2019年的6月和10月完成派息,兩次都是分配股利0.12元/股,分紅率超50%。投資者既驚喜又忐忑:高分紅能維持嗎?
張水利向記者表示:“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不分配利潤,可充實自有資金,減少財務成本,不分配有不分配的道理。但是也要考慮股民實實在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保證利潤的增長,也要保證投資者現金流的回報。”
“我們會把分紅持續做下去,并且在公司管理制度中明確,要給投資者信心,給投資者回報,我也相信我們的投資者會珍惜。”張水利稱。
廈門象嶼最新發布的《公司章程》顯示,公司修改了分紅的基本規則,分配基準由“歸母凈利潤”修改為“可供分配凈利潤”,分配比例由10%提升到30%。

 

  講戰略管理:已經能與世界一流咨詢機構交流
為了做好未來5年的戰略規劃,象嶼集團聘請了全球頂級管理咨詢公司——波士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波士頓咨詢)擔任顧問。
“這個顧問費是象嶼集團成立以來最高的。”張水利說道,“我以前對戰略不是特別重視,但現在我的認識改變,戰略管理必須要做到位。”
有投資者擔心,這個有史以來最貴的顧問費,會不會花冤枉錢?張水利認為,與波士頓咨詢的合作建立在廈門象嶼能夠充分認識自己的基礎之上,找最好的醫生看病,首先自己要能說清楚病因,醫生才好診斷開藥方。
“我那天提醒波士頓咨詢,要珍惜你的品牌,(如果)我們的能力達不到跟你對話的水平,你來做我們的顧問就錯了。看在錢的份上(做了),錢送給你,你也不要做,因為你做的我也不懂;如果你認為我們做到位了,(對于我們)這個錢就舍得出、值得做。所以這次象嶼人很自信,我們已經能夠與世界一流的咨詢機構交流,這是我們的新起點。”張水利這樣說道。
張水利表示:“我一直強調,我們要賺明明白白的錢,要有邏輯和分析,怎么做才能成本最優,(面對)未來競爭才有辦法。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對這25年的成長進行分解,梳理管理、業務、干部等各方面問題,這些問題梳理好了,我們找原因,找不足,找經驗。”
“這個經驗我們總結得對不對?我就來跟你咨詢機構來討論。他們有國際視野和格局,見多識廣,可以給我們很多案例,論證25年的企業發展到現階段會出現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別人是怎么解決的,這是我們做戰略要解決的問題。”張水利補充道。

 

  亮業績目標:2025年,象嶼集團營收必定超過5000億
展望未來,該如何領導象嶼集團這家超2000億元營收的世界500強企業,是堅持過往的一貫戰略還是會有調整?這個問題擺在張水利面前。
“我們會始終堅持我們現有的經營模式——為中國制造業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這條路絕對不變。同時,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突如其來事件的沖擊,也引發我們對冷鏈物流服務等新市場、新機遇、新模式的思考,督促我們危中尋機,探尋新的發展路徑。”張水利向記者表示。
“再一個是借助科技手段,節約物流成本,提高風控管理,我們對區塊鏈的研究、應用,推動跟京東數科、螞蟻金服開展合作,研究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怎么嫁接到大宗商品。近幾年我們對信息化建設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去年廈門象嶼就投入4860萬元,整個集團投入近9000萬元,2020年我們在信息化上的資金預算1.2億元,我認為是值得的。用區塊鏈的技術、信息化管理跟金融行業對接,也會有效地優化我們的財務成本,有利于客戶,也有利于實現共贏。”張水利說。
象嶼集團未來的蛻變,實現業績增長,海外市場至關重要。近年,象嶼集團在加快國際化進程,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國際化水平和全球資源的整合能力。
象嶼集團在印尼的投資項目完成后,將擁有年產250萬噸不銹鋼一體化冶煉廠、總裝機1440兆瓦火力發電廠和年吞吐能力4000萬噸多功能碼頭。2020年2月,鋼廠熱試成功,第一根鋼坯出爐。“印尼的煉鐵廠正式投產后有大概300億元的營收,利潤保守估算50億元以上。”張水利向記者透露。


2020年2月象嶼集團印尼投資項目鋼廠熱試成功

 

張水利向記者解釋了象嶼集團為何要走出國門,“從公司的角度,我們的業務體量,做到一定的規模就不能再做了,就要發展海外市場,集團和股份(公司都)要擴大海外市場,才能均衡我們的利潤,比如黑色金屬,已經做到幾千萬噸了,未來要靠海外市場的帶動,才能平滑我們的結構。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象嶼具備。”
張水利稱:“集團現在有3個海外平臺——新加坡、印尼、美國來拓展國際業務,現在優先以東南亞為主。東南亞離中國近,很多華人便于交流,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另一方面生產生活原料不足,需要大量進口,中國是最大的出口國,我們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去拓展業務。東南亞地區我們最擔心的是匯率風險的問題,(但)只要有效對沖,我們就不怕。”
“我們有‘六五’規劃,我有信心表態,到2025年,象嶼集團營收必定超過5000億。”張水利稱。

 

  記者手記丨知進容易,知退難
廈門象嶼是一家廈門的地方國企,這家國企做到了中國物流行業的第二位,母公司象嶼集團進入了世界500強名單。張水利既是股份公司,也是集團公司的一把手。
由于疫情的原因,采訪張水利董事長約了近半年時間,我很感興趣與這位世界500強的掌舵人聊一聊他的商業邏輯。
翻開廈門象嶼2018年年報,張水利在《致股東》中提及了一個財務指標——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對于很多公司來講都是回避談及的,而資深的投資者和財務專家心里肯定清楚這個指標對于公司意味著什么。
與私營企業不同,私營企業的董事長創業故事是眾多讀者津津樂道的,富貴險中求的故事自古以來就令人著迷,談掌舵國企或許就沒有這么多離奇故事可分享了。
我一直認為,與董事長的交流中,更應該分析的是他身上的理性邏輯、商業洞察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這背后枯燥的東西便是那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而投資本身就是一場賽跑,跑贏大多數人就能夠在市場中取勝。
張水利并未令我的希望落空,這與他的經歷有關,張水利不屬于“空降”領導,本身是財務出身,進入象嶼工作二十余年,他能將業務講解得透徹,能把最核心的風險點分析透徹,把握住供應鏈產業的命門所在。
知進容易,知退難。掌舵企業要講究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而其背后則是自省。張水利提及象嶼主動放棄非核心業務、與波士頓咨詢的交流、未來戰略安排,諸多細節中揭示了屹立于世界500強的核心邏輯——滿招損,謙受益。

© 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05027173號 閩公網安備35020602001246號  股票代碼:600057  象嶼集團 | 聯系我們 | ENGLISH